大学生事业模型在湾田求解

第31期《湾田集团报》2013-05-15

   远观煤矿似天堂,近瞧煤矿如银行。融入煤矿如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众人皆道煤矿好,愚人才往煤矿跑。本想奋斗有前途,岂料青春撒荒滩。 一位好友曾不经意地向我道出这段顺口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段顺口溜像一个多元构筑的煤矿模型在我的脑海里沉淀。带着这样一个模型,我怀揣着一颗探寻的心,试图用 微积分 的切割法去求得一个关于大学生前程的解。
  湾田集团在湘中享有盛名,是在校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优选企业。2012年5月,当听到湾田集团的招聘消息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应聘,很幸运地被湾田集团录用。但当听到工作地点不在湖南而是云南时,原本颇高的兴致顿时一落千丈,跌入谷底。背着行囊踏上远赴云贵的路,一路海拔越高,心情却越发低落。带着疑惑,带着彷徨,带着试探,我走进了湾田煤业。
  对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去偏远山区里的煤矿工作,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更是一种意志上的历练。刚工作的半年里,最大的困扰是语言障碍。工作中往往不能正确领会师傅们的意思,生活中难以融入他们的圈子,感情交流更是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使人心生抵触变得浮躁,加上与学校生活反差巨大的艰苦条件与环境恶劣,让人更生怯意。看着我同来的大学生在刚起步的路上遗憾地选择了离去,我的心也动摇过。不同的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在观望和实践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我深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与残酷的就业形势下,手持文凭幻想着工作如意却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多如牛毛,自己能有份工作实属不易。所以,比起他们,我仍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在彩云之南的云南湾田总部从事文秘工作的半年多时间里,我经历了一个对工作与生活重新认知、挑战历练的蜕变过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身边的领导、同事和矿工们的人格魅力。
  记得刚到单位时,正碰上云南湾田组织开展各矿、厂的作风整顿活动。跟随领导去所属的各大小煤矿,我不仅学到了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时感受到了基层领导和职工对湾田的赤诚和热情。有一次,我有幸参与了集团人事部对戛达煤矿矿级领导、队干的访谈与考评,副矿长李文杰对现阶段该矿须解决的问题和湾田煤业集团未来发展的诸多见解,让我见识到了基层矿领导和员工心系湾田的主人翁精神。戛达煤矿的矿领导不但对成绩总结到位,也敢于陈词利弊,提出尖锐的意见,听他们谈话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教育。他们的实际行动,他们的奉献精神,使我对湾田和矿区生活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让我对湾田的亲近之情日渐加深。
  实际中看似简单的文秘工作也会让人迷茫。第一次做会议记录时,我好像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对采矿、通风、运输、机电等一无所知,对井下的基本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很多东西都听不懂,笔记上都是一些生疏的字词符号:1495水平、M8 、110911工作面、回风巷、切眼......这些专业术语让我摸不着北,幸得矿区领导和同事们耐心解释才云开雾散。
  湾田集团上至董事长,下到基层管理人员,都始终秉承着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虽然地处偏僻山野,但经过几年改造,矿区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栋栋员工住宅拔地而起,球场、娱乐室也逐步完善,大山沟里也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职工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枯燥无味,从他们每天露出的那一张张笑脸中,可以看到充盈在他们心中的幸福。
  湾田极其重视和谐矿区建设,也非常关注职工生活。总经理刘强在得知救护队队员喻方峰的父母双双患有癌症后,立即号召下属各单位员工捐款献爱心,他本人慷慨解囊,干部职工也纷纷响应,几天时间就聚齐49810元的捐款,带着温暖与爱意的善举着实令人感动。此外,湾田与驻地村民的关系也一直非常融洽,六一节去慰问小朋友,教师节给老师送温暖,中秋节看望慰问困难户,春节给六十岁以上老人送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系列的爱心活动都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近年来,湾田煤业集团对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出台,集团始终践行着 美好的愿景吸引人才,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的人才储备战略。目前招纳的矿山机电、测量、安全管理、采矿及其他各类专业的大学生给煤矿注入了新鲜血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实践,他们即将成为湾田事业的顶梁柱和接班人。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我的同学,湾田有我们开创事业的舞台,只要调整好心态,去适应并融入这个团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并非纸上谈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我们的胸怀无限宽广时,我们的世界也将无限宽广,当我们为湾田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时,我们在湾田的事业也将充满光明!
 
(作者:易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