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小城镇更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

中国房地产网-中国房地产报2013-09-28

  ■本报记者 黎稚平 徐景升 北京报道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表示,小城镇发展对于国家战略尤其重要,但做得好的小城镇总体数量并不多。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运营投资高峰研讨会上,赵晖认为,小城镇在中国目前发展得并不好。
  赵晖表示,新型城镇化有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城镇化的动力,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二是城乡关系,从城乡二元化向城乡统筹和 四化 同步转变。三是城镇结构,从大城市化的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协调发展转变。四是向低碳绿色转变。五是向传统价值的回归。

  小城镇可以成为城镇化的载体
  
德国城镇人口70%居住在小城镇,美国居住在小城镇的人口占城镇人口的65%。赵晖认为,国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跟城市一样完善,人均和环境质量比城市还要好,住在小城镇的人也是社会高端人士。
  以此为鉴,中国小城镇也可以成为最高品质的城镇化载体。
  小城镇有利于发展内需经济。很多小城镇是靠现代农业加工、商贸、建筑业、旅游等各种产业,小部分产业是加工的。发展小城镇不会使国家越来越需要外需型经济,更重要的是扎根于地方。
  小城镇更利于城乡统筹,解决二元结构,小城镇是农村的中心,农村的生活是依靠小城镇的,小城镇发展不起来,农民生活提高不上去。
  小城镇还非常节能环保。居住在大城市、高层建筑里面消耗能源非常大。小城镇离目的地就很近,交通耗费不大,所以更加环保。
  小城镇成本也很低。因为小城镇不需要建地铁、高架桥等设施。这些设施在大城市建设的迫不得已,并非现代化建设属需要。
  此外小城镇还有利于区域统筹。
  因此小城镇更加符合中国的需求。但赵晖指出,恰恰最需要小城镇的中国,小城镇发展得不好。像德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越发展,小城镇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越高。它们是越来越小城镇化,中国是越来越大城市化。

  推动小城镇的关键改革
  
但谈到小城镇的建设时,赵晖指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改革,但是这个改革 很难很难 。对此,赵晖认为,改变思路必须要突破以下几点:
  首先是改革基层行政体制、扩权强镇。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制约了小城镇发展,我国省、市、县、镇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聚集。镇位于最低端,很难留下、积聚资源。
  镇上的优秀企业家,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愿意到县里面去。因为 他认为镇是个小地方,是最基层的地方 。而美国500强中,大量的世界级企业都在小镇上。但赵晖认为, 这个改革很难改,我们只是缓解 。
  其次是要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小城镇土地以集体建设用地、个人宅基地为主,外部人得不到宅基地,实为村庄建设机制,因此没有内生动力。
  再次是建立镇村统筹式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中国只聚焦村庄,购物、上学、看病,约会、逛街和休闲等商业服务、公共服务需要得到支持。要想真正让农民安居乐业,必须把整个生活圈的功能提上来,否则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第四,推进房地产税征收。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逐步提高房地产税在地方政府税收中的比重,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转移。
  最后是制定国家支持小城镇政策。建立中央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要提高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征收税费所返还小城镇的比例,或全留给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