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寒冬”来袭:盈利煤企仅两成

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07-03

   中煤协副会长姜智敏表示,企业资金链紧绷。 加之今年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有大量的贷款到期需要偿还,有的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寒冬期 的煤炭产业运行形势雪上加霜。
  6月2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通报称,针对目前煤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5月份再次组织了5个调研组,分赴17个省区和36家大型煤炭企业。
  此次实地调研显示,36家大型煤企中,有20家亏损,9家处于盈亏平衡边缘。部分老矿区、老企业亏损尤为严重。
  中煤协副会长姜智敏表示,企业资金链紧绷,调研中过半数企业的职工工资开始下滑。 加之今年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有大量的贷款到期需要偿还,有的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煤企库存创历史高点
  据通报,全国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价格不断下滑,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煤炭产销量持续下降。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4.96亿吨,同比下降1.8%;其中5月份3亿吨,同比降幅比4月份扩大1个百分点。全国煤炭销量14.26亿吨,同比下降2.2%;其中5月份2.86亿吨,同比降幅比4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
  进口处于高位,煤炭发运增加。前5个月,进口煤炭1.35亿吨,出口276万吨,净进口1.32亿吨。全国铁路发运煤炭9.6亿吨,同比增长0.5%,其中5月份1. 89亿吨,同比下降0.2%。主要发运港发运煤炭2.82亿吨,同比增长7%。
  库存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下滑。到今年5月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0个月在3亿吨以上。5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500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6月1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608万吨,可用23天;6月20日,北方四港存煤量2047万吨,比年初增长51%;南方广州港存煤320万吨,防城港存煤近600万吨。
  6月20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45.7,比年初下降16.1点。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降至520-530元/吨,比年初下降110元/吨。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150-200元/吨。
  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前4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625.9亿元,同比下降6%;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2%,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67%;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4.3%,低于全国工业领域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
  前5个月煤炭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1亿元,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一些企业大幅压缩投资,部分项目停建缓建,如山西省前4个月涉煤投资同比下降40.2%,有近120处矿井停建缓建;贵州省煤炭投资同比减少27.72%。
  落实 减负 迫在眉睫
  通报指出,在此严峻形势下,煤炭需求增速放缓与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增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前5个月全国煤炭消费16亿吨,同比仅增长0.4%;而2006年以来,煤炭新增产能26亿吨,且有11亿多吨在建。与此同时,国际煤炭价格低位徘徊,推动进口持续保持高位。
  煤炭价格下降、收益大幅减少与企业负担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前4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亏损企业亏损额247.4亿元,同比增长45.5%,增幅比上月扩大5.79个百分点;黑龙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个省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整体亏损。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44.5%,同比扩大了17.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负担重的问题尚未解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若干意见》下发之后,一些省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和措施,但目前这些政策效应还未得到完全显现,企业负担重的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
  行业结构调整与煤矿退出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资源枯竭、煤炭质量差、安全隐患突出、历史负担重、开采成本高、长期亏损的老国有煤矿 退不出、关不死、关不起 的问题愈加突出,行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的困难。
  企业资金紧张与煤矿安全生产、矿区稳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现金流量大幅减少。4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532.4亿元,同比增加13.4%,比2011年同期增加1500亿元;财务费用大幅上升。前4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0亿元,增长16.2%;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4月末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了70%,有的企业已经超过了80%;山西、河南等省的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占用资金数额巨大,经营风险上升。如山西省七大集团已累计支付资源价款和煤矿技术改造费用1200亿元,后续还需增加1000亿元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资金紧张已经开始影响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投入,矿区稳定压力越来越大。
  后期运行雪上加霜
  通报警示,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煤炭行业却不能掉以轻心。 供需两端的"一增一减",将使处于"寒冬期"的煤炭产业运行形势雪上加霜。 姜智敏分析称。
  从需求角度看,国家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都将拉低煤炭消费增速。今后几个月,溪洛渡—浙西跨区输电线路将投产,加上之前已投产的跨区输电线路,将使四川、云南等地水电大量输往华东、华南等地;核电还将投产500万千瓦左右,且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减少电煤消耗2000万吨以上。此外,粗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等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煤炭消耗下降。
  从供应角度看,煤炭产能正处于集中释放期,近年一大批新井将建成投产,且多是大型现代化矿井,生产能力强;如果市场供需稍有好转,价格出现回调,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中小煤矿将迅速恢复生产。另外,受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偏低,以及一些电厂已经建立比较稳定的进口煤采购渠道等因素影响,全年净进口量仍将在3亿吨左右。
  由于国有大型企业面临着业绩考核和内部稳定的多重压力,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当日与会的多家大型煤企在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一是控制煤炭生产总量,二是遏制煤炭价格下跌刻不容缓,三是要形成有效的价格协同机制。
  对此,中煤协建议加强总量控制和行业自律。改革企业业绩考核机制,防止企业单纯追求产量,盲目扩张规模,加剧市场过剩压力;落实产能公告制度,加大违规违法建设和生产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快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不搞恶性竞争,注重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坚持诚信经营,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市场稳定。